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被人非议的时候。既是非议,那就说明你心理受到压力,有了委屈。怎么办呢?看看古人是怎样处理这种事情的。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议卿非者,何也?”
许敬宗答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之大尤憾而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和众人之口。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亲戚听之疏,朋友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下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帝曰:卿言甚是,朕当识之!
这个故事说明,做任何一件事,站的角度不同,对其看法就不一样。比如春天下雨,百姓谓之春雨贵如油,旅行的人会骂泥泞的道路真不好走。古人有这样的智慧看待别人的非议,自然心中很坦然,并没有多少受委屈之感。
生活中,对一个的非议多起来,一半是因为你确实错了,一半是因为你太优秀盖过别人的风头。如果是前者,应虚心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如果是后者,那么应当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美国曾经发生过震惊教育界的大事:一个只有三十岁的青年居然担任了芝加加哥大学的校长!
这名年轻人叫罗勃郝金斯,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找工作,并且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后以不错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郝金斯在毕业后当过作家、家庭教师,最令人惊诧地是他居然还有做伐木工人和卖服装的历。在他毕业八年后,罗勃郝金斯就被任命为芝加哥大学的校长。
这所大学非常有钱,没有什么门路而又很年轻的郝金斯能担任这么高的职务,这真是匪夷所思。一时间,很多教育权威人士出来指责当地教育部门的任人方式,一些报刊也大肆发表一些不入流的言论,人们的批评像大山一样压向这位所的神童的头上:“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要把老牌名校整垮了。”还有很多人怀疑他的教育观念,甚至连一些友人都开始“策反”他。
罗勃郝金斯并没有对这些言论予以回击,在他将要上任的那一天,依然有很多报纸发表过激的言论。有一个朋友跑来对他的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了报纸上攻击你儿子的那些话,真把我吓坏了。”“没错,他们的话是说得很凶。可是请你一定要记住, 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郝金斯父亲回答道。
后来,事实证明,在罗勃郝金斯领导下的芝加加哥大学有了长足进步,击碎了各种非议和不实议论。
记得一名哲人说过, 人生很短,我们有很多要紧的事需要完成,如果在大街上听到有人骂我,我甚至都不会掉转头去看是什么人在讲。
同理,在工作、生活、学习当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批评、冷言冷语。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坚持自己的方向,用坦然的态度去对待外界非议。
社会心理学有个成就定律: 如果你没有成就,你就会因平庸而没有朋友;如果你有了成就,你却可能会因卓越而失去朋友。 外人对你的非议,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利用周末两天读完了从附近图书馆借来的《唐史并不如烟》,不得不说,感慨颇多。
历史有多面性,人有两面性。有人是个好人却不是好官,有人是个好官却不是好人。似乎唯有狄仁杰,既是好官又是好人。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关于她诏令自己身后立的无字碑,有人说她是因为狂妄,有人说她是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无法用文字书写。也有人说她是因为纠结,因为不知道自己一生该如何总结。更有人说她是故意留下的,为了千古风流任后人评说。这种种无非是后世人的诸多猜测,本意初心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所谓千人千面,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武则天。
不由得想起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对皇帝的评价,大约是功过相抵吧。人无完人,终究是斯人已逝,留下后世评说罢了。
书中有一段关于唐太宗和许敬宗的对话:唐太宗问许敬宗:“朕观群臣之中,你算很贤能的一个,但是有很多人说你的不是,这是为什么?”许敬宗回答说:“春雨如膏脂,农夫喜欢它的润泽,行人却厌恶它使道路变得泥泞;秋月明亮如镜,佳人喜欢赏月观赏,而盗贼却嫌它太亮。天地之大还有人抱怨她们的缺憾,何况为臣?我没有肥羊美酒来调和众人口中的是非……”不得不说,许敬宗的口才真的是厉害,对答如流,滴水不漏,有理有据,甚至可以说巧舌如簧。
抛开他的人品,返回再看这段话,就好比我不是人民币,不可能做到人人喜欢。这世上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八面玲珑,也有疏漏的时候。
本文来自作者[赤景鑫]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pker.com/jke/40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赤景鑫”!
希望本篇文章《古人如何面对别人的非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被人非议的时候。既是非议,那就说明你心理受到压力,有了委屈。怎么办呢?看看古人是怎样处理这种事情的。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