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或者
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创作一首古诗或儿童诗或现代诗,六年级水平,不要太深奥,谢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释义: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二、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关于离别的诗还有许多,比如:
1.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2.还有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此诗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一字诗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扁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阵笑,
一轮明月一江秋。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她写过这样一首诗: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清人易顺鼎在《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唯一月,山中唯一人。
本文来自作者[清绝]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pker.com/jke/637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清绝”!
希望本篇文章《写一首古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或者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