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3、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5、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1 通读法:培养思考框架
书读的越多头脑越乱,脑袋里全是浆糊,今天听这个人说的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说道有道理,到最后就是没自己的道理。所读思想都是别人的碎片。
读书时,自己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套分析问题的框架。方法如:反复读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关于某一领域和业务的入门经典书,反复读,读透了,就打下今天做事方法论的底子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学习如何阅读和思考。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2 树读法:主题阅读法
选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至少看10本同类书籍。然后仔细想想与那些专家看法是否一致,得出自己的思想框架.你以为每个专业读一本最好的书就了解全部?不可能。
3 图读法: 我是如何啃硬书
画个思维导图吧。把思想变成PPT,简单易懂了。选书的时候,要么狠主流要么有深度。一次一定要把一本书写完,哪怕一次只写一章。秋叶老师是做PPT的大神,搜他博客看看。
4框读法:读经管书
1介绍作者。2分享精彩片段3总结本书价值。
5炼读法:如何读畅销书
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本书写出来一定有他的逻辑。你看完这本书,知道提炼出它讲什么吗。把作者的意思变成自己的核心观点是非常难的。
如《周鸿祎自述》一书中我用三句话总结:
第一,互联网时代,要先做用户再做客户,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第二,没有一定规模效应的用户,是没有付费客户的,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赚钱模式。
第三,要吸引海量用户,杀器之一是免费服务。杀器之二是极致产品体验,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推广模式。
所谓炼读,就是把一本书读薄。还能看出作者的逻辑思维才是成功。
也许作者水平非常高,你练到最后也未必全部理解,但这种努力会大大提高思考能力。
6 逆读法 :我是如何读“传道书”的
“传道书”就是作者貌似“大牛”,或者观点很有名但其实有失偏颇的书。这样的书很多观点我不同意,或者认为某种条件下是不成立的。就故意反着读。一条条反驳,说出理由。
不过逆读的话最好还是学习一点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这样就容易看出哪些问题是有隐含的价值观冲突,哪些隐含不同假设,哪些有逻辑错误,哪些论据不可靠。
没有这些积累,就变成为了抬杠而抬杠,就不是学习心态了。
7抄读法:我是如何读“大牛书”的
有些作者高你太多,就别去装内行写书评了。大牛书就可以抄人家的经典语句了。每句话都超有用啊好经典。
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面“对孩子努力的行为进行赞扬,而非对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孩子才不总是向他人寻求认可,这样孩子更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坚持不懈。”“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格和人格,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和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这样的语句是不是要抄起来,抄起来?
8 仿读法:我是如何读“工具书”的
一般用来读工具书。按照上面步骤方法读。
9诵读法:我是如何读“文艺书”的
我喜欢读诗,觉得诗歌要朗读出来才有味道。读完后偶尔写篇好评论,很开心。
不过文艺书要写好读后感最好的方法是对比阅读,两边一对比,差距马上就出来了。
附写诗评方法:
1交代背景。阅读背景。比如你是从哪里看到这首诗的。以此为开头并不显得突兀。
2交代基本信息。诗人的名称和基本信息,传奇人生经历类。
3表达感受。交代一下你读诗歌后什么感受,喜不喜欢这种风格,语句。
4陈述支撑你观点的依据。(这个部分就是很主观的感受了)什么句子让你心中悸动,脑洞大开?被诗人想象力所震撼。
5进行对比。(只对作品评价会略显单薄,也会让人觉得不是很专业。对比就让小白显得更专业些。)
6友情分享。
7模仿学习。你若是能模仿作者风格写首小诗,最好不过了。
10 闲读法:我是如何读“快餐书”的
网络小说读一读,休闲娱乐美啊美。不想这么多了。
本文来自作者[翠柔]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pker.com/jke/64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翠柔”!
希望本篇文章《古人读书的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