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暖交替、万物复苏的春季里,正是多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作为住宿的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传染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此,学校在春季,必须加强住宿学生各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应制定相关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有效措施,同时加强对住宿学生的管理。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制定规范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制度和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冬春季、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制定完善的卫生制度。年级每日专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级量化考核中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学校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4、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在冬春季节,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学习场所空气清洁、流通。各班既要扎实开窗通风,又要填好记录。
5、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由校医室负责本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6、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更新、充实卫生必备设备,准备足够的消毒、预防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
8、配合地段防疫部门,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各种传染病传入我校。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一、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1.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各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改善班级环境卫生条件,开展班级全面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班级要配备洗手液。
2.汇总学生健康信息。按照《安徽省学生和教职员工新冠肺炎风险人群判定标准》,掌握班级每位学生假期去向,
摸清底数,每日了解其健康状况,建立信息台账,实行“日报告”
“零报告”制度,并向学校所属部门报告。要求学生主动申领安康码。通知在外地的学生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对仍在境外和重点疫区学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不得要求目前仍在武汉等重点疫区和境外的学生返校。学生逐人签订入校前
14
天活动轨迹和健康承诺书,并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准确确定正常返校学生,对暂时仍不能返校的学生要做好疏导工作及线上学习的帮扶指导,及时消除学生及家长的担忧。
3.参加预案演练培训。对班级组织开展“三案九制”等疫情防控流程全员培训,熟悉应急处置演练流程,推演学生到校情况。
4.做好线上教学管理。进行班级线上教学质量评估,调整春季学期本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好正式开学时无法正常返校学生的教学预案。确保开学后正常教学,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做好开学日组织安排
1.认真开展体征核查。明确学生进校、进班流程。对照《学生和教职员工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人群判定标准》,明确高风险人群暂不返校, 中风险人群暂缓返校,低风险人群正常返校,并通告全体在班学生。开学当日及开学后,可以返校的所有学生在家预先测量体温,正常者方可上班,通过核验“安康码”和测温,合格者方可复学。学生进校时再次测量体温,合格者方可进校。师生员工进校后须先落实卫生措施再进入学习场所。
2.做好健康宣传教育。班主任有义务参加防疫专题培训,确保自身掌握疫情防控基本知识、应急处置方法、程序、报告内容等,各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教育,组织以疫情防控和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开学第一课”,利用课堂、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要主动联系年级部,配合建立并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一有疑似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科学有效处置。
3.登记跟踪缺课信息。做好缺课缺勤跟踪管理。做好晨、午、晚检,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做好情况追踪和上报。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疑似症状应急处置。学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要立即带至临时隔离室隔离,现场教师要立即报告年级部主任,
年级部主任要立即报告学校信息组负责人、学校向属地卫健、疾控部门和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并通知家长(家属)。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教室管理工作。固定班级座位,尽量拉开间距。每天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分钟,课间开窗通风。放学后对课桌椅、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同时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每天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学生在宿舍时,不串门、不聚集。保证寄宿生做到晨、午、晚检 3
次测温,走读生做到晨、午2次测温,每天上午下午正课前组织对本班所有学生测温并登记在学生健康档案上,住校生晚自习回寝室后由生活老师测温登记,走读生回家由家长测温。
三、持续做好开学后工作
各班除了做好开学日当天的工作以外,还应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1.监测学生健康状况。严格落实“三案九制”。对照“三案九制”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落实班级学生早、中、晚 3 次检测制度,做好复课查验、通风消毒等工作。
2.登记跟踪缺课信息。做好缺课缺勤跟踪管理。做好晨、午、晚检,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做好情况追踪和上报。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疑似症状应急处置。学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要立即带至临时隔离室隔离,现场教师要立即报告年级部主任, 年级部主任要立即报告学校信息组负责人、学校向属地卫健、疾控部门和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并通知家长(家属)。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教室管理工作。固定座位,尽量拉开间距。每天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课间开窗通风。放学后对课桌椅、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同时与生活老师一起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每天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学生上课期间,生活部对宿舍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要求学生在宿舍时,不串门、不聚集。学生接受宿管老师测温,保证寄宿生做到晨、午、晚检 3
次测温。
4.督促做好个人卫生。班级要逐人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落实晨、午、晚体温检测制度。通知家长每天上学前测量学生的体温,凡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一律不得上学,并及时报告班主任,班主任报告年级部,年级部报告学校。加强班级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和清洁垃圾盛装容器。妥善保管消毒剂,避免误食或灼伤等。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春季常见传染病家长注意事项
1、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室外活动: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本文来自作者[夏真]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pker.com/jke/650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夏真”!
希望本篇文章《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实施计划》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在冷暖交替、万物复苏的春季里,正是多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作为住宿的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传染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此,学校在春季,必须加强住宿学生各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