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书有中国简牍、中国的战国帛书、用莎草纸制作的书、用粘土烧制的书和用羊皮纸制作的书。
1、中国简牍简牍是古人书写文字、记录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符号的竹片或木片,是一种书籍的形式,是在纸张普及之前用来记事的工具。简牍是用麻绳、线绳或牛皮索条把竹片(木片)串连起来制成的书。其中竹制的叫做竹简,简称为“简”,木制的叫做木牍,简称为“牍”,合起来称简牍。
2、中国的战国帛书是用丝绸记录文字、图像和符号的书。在战国时期,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这种材质只能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贵族、士大夫才能使用的“纸”,这在当时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于丝绸不好保存,所以留存下来的帛书十分稀少,使得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比较珍贵的帛书到了现代更加的弥足珍贵。到了汉代,人们又把帛书称为帛或者缯,因此帛书也叫缯书。
3、用莎草纸制作的书在法国巴黎的国立图书馆里,珍藏着一卷莎草纸的手卷,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最古老的书籍,出版于公元前3350年,是在希腊提佛市的一座古墓中发现的。
4、用粘土烧制的书在古代有一个叫阿西里亚的地方,出过一种用粘土烧制的书。其每页大小为32厘米x32厘米,厚2.5厘米,像一块扁平的砖。这种粘土制成的书,一本少则有十几页,几十页,多则有几百页,其份量的沉重和庞大的体积可想而知。
5、用羊皮纸制作的书用羊皮纸制书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当时是在小亚细亚的佩尔加梅城,人们把小牛皮或羊皮在石灰水中洗净、晾干,绷在框架上用浮石打磨平整再涂上蜜,就制成了羊皮纸。然后,经过缮写员书写和装订工的修整装订,需要整整几个月的忙碌,才能制作一本书。
中国最古老的书籍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是三皇的书,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三皇所著的经典就是《三坟》。那么为什么叫做“坟”呢,在《尚书序》中的回答是“坟”有大的意思,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也都是按照这个意思解读《三坟》,但是随着对符号的解读,,尤其是在19世纪70年代对《山海经》的考证,让人们开始思考《三坟》是不是就是如《尚书序》所说,再后来学者发现,“坟”字其实是指当时的图书和文字都是用土制成的,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会在泥土上和石头上作画写字来记录当时发生的事。
《五典》是五帝之书,是指记录五帝事迹的五典,“典”的原意是指放在桌几上最重要的文书,有可能是有从契约演变而来,据说典的发明者可能是少典族,然后典进化成册,也就是后来的竹简或者木简。
八索为《道索》、《政索》、《牧索》、《天索》、《地索》、《水索》、《山林索》,每索八篇,共六十四篇,据传是黄帝时一个国君所著,也有说是伏羲时代的书籍,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们努力解锁了。但是八索也有另一说,是为八卦,在《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文物的开采,人们更相信前一种“八索”。
《九丘》,九州之志,谓之《九丘》,所以说《九丘》是为一部实物地图地理书,有可能是一幅画,画中有着山川河流,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
本文来自作者[月下独酌]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pker.com/jke/655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月下独酌”!
希望本篇文章《奇特的书有哪些,怎么制作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奇特的书有中国简牍、中国的战国帛书、用莎草纸制作的书、用粘土烧制的书和用羊皮纸制作的书。1、中国简牍简牍是古人书写文字、记录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符号的竹片或木片,是一种...